新聞動態
您當前位置:長春電鍋爐_廠家直銷_質保3年【半導體電鍋爐】 >> 新聞動態 >> 瀏覽文章價格機制是市場機制的核心。創新價格機制,既是加強需求側管理的重要舉措,也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環節。
2015年以來,發展改革委緊緊圍繞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,認真落實《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價格機制改革的若干意見》(中發[2015]28號)要求,加快推進價格改革,主動靈活運用價格杠桿,穩步有序推出了一系列價格政策措施,在激發市場活力、促進結構調整、降低企業成本、優化價格環境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。
第一,激發市場活力。
一是放開絕大多數藥品、大多數專業服務、部分競爭性領域交通運輸和郵政服務等40多項政府定價,中央、地方政府定價項目分別縮減80%、55%左右。
二是在深圳率先啟動輸配電價改革試點,并將試點范圍擴大到安徽、湖北、寧夏、云南、貴州等18個省級電網及華北區域電網。
三是進一步完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,設置價格調控下限,簡化調價操作方式,并放開液化石油氣出廠價格。
四是實現非居民用存量氣和增量氣價格并軌,全面理順非居民用氣價格。
五是總結27個省80個縣試點經驗,深入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試點。
六是穩步推進棉花和大豆目標價格改革試點,提早發布目標價格水平,有效地穩定了市場預期,有利于農民合理安排生產。
七是按照與公路貨運保持合理比價關系原則理順國鐵貨運價格,建立運價上下浮動機制,對推動鐵路運輸企業轉變經營觀念、靈活應對市場供求變化,更好滿足社會需求發揮了重要作用。
第二,促進結構調整。
一是對電石、鐵合金等高耗能行業實行差別電價,對水泥、電解鋁生產企業用電實行基于電耗水平標準的階梯電價。
二是對燃煤電廠超低排放實行上網電價支持政策,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,促進節能減排和大氣污染治理。
三是利用燃煤機組上網電價降低空間,提高可再生能源附加標準,調整分資源區風電、光伏發電上網標桿電價,促進可再生能源健康發展,引導能源結構轉型。
四是指導地方合理制定調整污水處理收費標準,將污泥處理費用納入污水處理成本,推行差別化收費政策,提高污水處理能力。
五是指導地方合理制定石油化工、包裝印刷等試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(VOCs)排污費征收標準,并逐步調整至與大氣主要污染物排污費基本相當水平。
第三,降低企業成本。
一是兩次較大幅度降低電價,2015年4月將上網電價、工商業銷售電價每千瓦時平均下調約2分錢、1.8分錢,2016年1月進一步降低上網電價、一般工商業用電價格約3分錢,總計減輕工商企業負擔約900億元。
二是大幅降低油氣價格。2015年11月,將非居民用天然氣門站價格每立方米大幅降低0.7元,每年直接減輕下游負擔430億元以上。2015年,19次調整(12降7升)國內汽油、柴油最高零售價格,比年初分別降低每噸670元和345元,減輕用油行業負擔1200億元以上。